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一个系统概括地阐述人类文明各个领域、各个时代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成果的巨型百科全书,是中国知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人才培养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重要保障。随着时代的变迁,编辑人才的培训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如今,国内外多所大学已经建立了百科全书编辑的本科、研究生专业,将编辑人才的培养与知识传承融为一体。同时,国家还不断加强对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重视,推动建设高质量中国大百科全书,为编辑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编辑人才的培养首先没有绝对性的学科限制,而应遵循学科融合、交叉互动的原则。编辑人才应具备优秀的汉语文字功底,文献检索和分析能力,综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重要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编辑人才应该具备跨学科的学术视野和多层次、全方位的知识结构,能够开展系统性、深入化的学术研究,有着综合解决问题、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知识传承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其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更要具备广博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知识传承中,编辑人才应扮演重要角色。编辑人才具有吸取先进文化成果、挖掘和传承人类文明传统脉络的能力,他们必须具备超前的思维和包容的胸怀,深入了解各自的研究领域,总结、筛选、创新、揭示资料,注重学术规范,做到既管窥微,又融贯宏观,从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传承贡献力量。
追求创新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编辑人才应具有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他们必须具备探寻全球科技尖端、各国文化传承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能力,深入综合研究各类信息,认真采纳有益建议与经验,并以高度自觉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开展百科全书知识创新工作。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及知识传承的成功离不开优秀编辑人才的培养和薪火相传。因此,应大力发现、选育、培养新一代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人才,更好地推动中国大百科全书创新发展和中国知识体系的建设。